## 民间借贷房产抵押公证
### 定义
民间借贷房产抵押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对民间借贷房产抵押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条规定:“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公证的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借款人以其所有或者第三人所有房屋作抵押或者质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或者质押登记,抵押权人或者质权人未办理抵押登记或者质押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民间借贷房产抵押公证流程
1. 借款人和抵押人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 借款合同;
- 抵押合同;
- 房地产权证书或者其他证明房屋所有权的证件;
- 抵押人的身份证件;
- 其他与抵押有关的资料。
2. 公证机构受理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查,并对借款人和抵押人进行询问。
3. 公证机构对材料审查后,认为符合公证条件的,出具公证书。
4. 公证书出具后,借款人和抵押人应当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 民间借贷房产抵押公证的注意事项
1. 借款人和抵押人应当对借款合同、抵押合同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查,并确保其合法有效。
2. 借款人和抵押人应当到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公证书是证明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真实性、合法性的有效证据。
3. 借款人和抵押人应当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抵押登记后,抵押权才对第三人发生效力。
4. 借款人和抵押人应当按照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否则,对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 结语
民间借贷房产抵押公证,是公证机构依法对民间借贷房产抵押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民间借贷房产抵押公证,有利于保护借款人和抵押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