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贷款工资补贴多少 住房贷款工资补贴政策详解

钟逸 76 0

住房难减政策之殇:住房补贴背离初衷

过分的细则执行,导致受益范围太小

国家出台的住房补贴政策在部分执行地方上为了过分的细则化,执行的范围太小了。首先,不是所有符合当地条件的职工,都能够享受到住房补贴。因为补贴的名额数量存在巨大局限,不是无穷尽的。

我们来举一个先例以供参考,2021年上海市推出了住房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职工,缴纳的租金高于保障性租赁房时,可向人社局或当地街道办事处申请领取差额性补贴和荣誉性的补贴。补贴期限为120个月。《上海市保障性租赁房租金补贴实施细则》于今年2月22日实施:符合条件的职工,租金高于保障性租赁房时,由人社局和街道办给予补贴。对职工的补贴标准有严格的限定,[居住地+日均通勤时间]介于20分钟至30分钟的补贴额度为1/2,30分钟至40分钟补贴额度增为1/3,40分钟至90分钟的补贴额度升为1/1。而其中企业缴纳的差额性补贴尚不得高于1125元/每月/每人,这可解决了住房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呢?很显然,这样的标准制定的有失偏颇,后半部分的职能给予了企业的缴纳补贴的权利与义务,这是企业应该履行的职责吗?

想要的政策目标是什么?

我们再将政策的根源进行深究,想要实现的政策目标究竟是什么?住房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减轻保障性租赁房或者过渡性租赁房的职工的租房负担,也就意味着政策的实际执行目标,是为了保障职工群体的稳定就业而保障其住房安居,让职工能够安心工作,实现"稳定"两个字。

在此进程中,除了扶持职工居住的政策外,其实保障性租赁房政策配套的建设计划也尤为重要。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保障性租赁房政策更偏向于扩大租赁房的供给,解决居住问题,并不是为了减轻职工的住房负担而直接执行的,因此,保障性租赁房政策与住房补贴政策不是简单的相叠加关系,而是需要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别的,政策切入点不同,所以不要只看到执行的政策名称的相似就以为两种政策是直接重叠的。

针对补贴政策的修补,需要以“精细化”为基调

只有不断曝光、曝光、曝光政策的变通灵敏度高后,受益的范围才会扩大化,只有不断曝光、曝光、曝光政策的细则精简化后,政策的可操作性才会加大化,当政策的可操作性提高后,政策的执行落地效果才能提高,保障性租赁房政策的执行才能实打实的减轻职工的负担,让政策的执行反哺于政策的初衷。

后记

黎明前夕,政策的曙光闪现,路虽漫漫,终有头。当国家政策的曙光洞射四方时,与公众的意见就形成了“曙光普照”,相信在未来的执行中,政策的变通灵敏度会不断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会不断加强,最终实现实打实的执行政策,完成、实现政策初衷的落地,这需要不断深入的探索,不断努力的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