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笔借款多笔还款,不能确定利息针对哪次借款
不是的。逾期利息是根据每笔借款的还款日期和借款金额来计算的。每笔借款都有明确的还款日期,逾期利息将从每笔借款的逾期之日开始计算。有多笔借款的还款日期相同,逾期利息将只计算一次。
第二十五条(本息归还顺序确定)的内容为:借款合同对借款人偿还借款时本息如何计付没有约定的,用款人偿还的款项应先抵充费用、次充利息、最后抵充本金。
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按银行同期贷款利息计算法律依据
1、法律分析:法院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执行利息的解释如下:生效判决判项中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存款利率计息,该存款利率是指定期而非活期。
2、民事判决书明确了利息的计算方法,确定利率标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对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实践中一般按照银行业常用的“同期同档贷款利率”来理解。
3、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4、年期以上档次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参照人民银行公布的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自主确定。关于罚息利率问题。
5、银行当期贷款利率就是当年执行的利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利率为:商业贷款:贷款期限一年以内(含一年),利率为35%;贷款期限一至五年(含五年),利率为75%;贷款期限五年以上,利率为90%。
6、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以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基准,一年以下(含一年)的贷款利率是35%,一年至五年(含五年)的贷款利率是75%,五年以上的贷款利率是90%。要计算利息的话,使用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计算。
借钱不还,起诉时借钱的利息如何要求?
法律分析:可以。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欠债不还起诉可以要求如下赔偿:偿还本金支付利息赔偿违约金诉讼费可要求被告承担借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中的财产纠纷,权利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的权利。
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应当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借款利息的约定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逾期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年利率24%。【法律依据】《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法律主观:可以和借款人协商,利息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主张,如果不行诉至法院,法院会支持的。计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存款期限)假设本金一万元,时间一年一年利息=10000×25%(35%)=325(435)元。
多笔借款还款的顺序如何确定
则按比例清偿多笔债务。 债务偿还顺序的规定:优先债权为第一清偿顺序。所谓优先债权,是指债权人在遗产上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情形的债权。普通债权为第二清偿顺序。普通债权是相对于优先债权而言的。
第五,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第六,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
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对清偿的债务或者清偿抵充顺序有约定的除外。如果有约定,依据其约定。
借款人对同一贷款人有多笔借款,借款人偿还的款项属于归还哪笔贷款,按借款人与贷款人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按贷款到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推定。
同一债务人有多份欠款的,区分以下情况确定偿还顺序: 债务人是个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债权人取得债权依据(如法院判决)的,按债权比例偿还债务;没有先后顺序。
清偿顺序依据每一个合同约定的时间进行。如果每个债务都存在迟延履行的违约行为,导致偿还的各个不同债务交叉,如果当事人不能协商确定,由收款方也就是守约的债权人确定是哪一笔债务。这是从举证责任角度分析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