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出差借款2000 职工李华出差借款

钟逸 86 0

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借,在途物资。贷,银行存款。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为激励经销商,很多企业都会制定返利奖励政策,目的是通过返利来调动其积极性。

销售产品一批,货款24470元,收到转帐支票一张已送存银行。借:银行存款 244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470 购入材料一批,货款18000元,另有外地运费700元,均已通过银行付清,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银行存款2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1365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6348 购入材料一批,货款18000元,另有外地运费700元,均已通过银行付清,材料已验收入库。

.企业从某工厂购进甲材料一批,价值 14 000 元(增值税略) ,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货款尚未支付。

采购员报销差旅费960元,上月已预付800元,不足部分以现金补付

这种说法常见于会计习题中。前提是某人事先在公司借过款,报销时,费用的金额大于当初预借款的金额,超出部分,公司会向个人支付现金。例题:采购员报销差旅费960元,上月已预付900元,不足部份以现金补。

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 800 贷:库存现金 800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530元,以现金补付差额,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 (530+差额)贷:其他应收款 530 库存现金 (差额)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

支出1000元就是借,其他应收款1000元;贷:库存现金1000元;填制差旅费报销单;借:管理费用-差旅费960元;库存现金40元;贷:其它应收款1000元。

员工借款和归还借款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职工借款的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收回借款时: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贷:其他应收款等其他应收款是资产类科目,借方增加额表示资产增加,贷方增加额表示资产减少。

2、员工还款的会计分录:借:库存现金等 贷:其他应收款 在员工原来向企业借出资金时: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等 企业通过以上两笔分录,完成整个业务的处理,充分体现财务处理的严谨性。

3、还借款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现金 200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800 贷:其他应收款——XX员工 1000 另,收据只能开200元,因为实际收款只有200元。然后再在收据上盖上“现金收讫”的字样。

4、企业通过以上两笔分录,完成整个业务的处理,充分体现财务处理的严谨性。如果转账的话,用银行存款,查下借款的凭证是不是记在“其他应收款”这个会计科目上,也有公司是做其他应付款的,这个因公司而异。

5、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代扣代缴)——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归还本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6、员工因经济紧张向公司借款时,可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

采购员张华报销差旅费2150元、前已预支2000元、原借款不足部分补付...

张珊预支差旅费2000元,借记其他应收款-张珊,贷记现金(银行存款)。报销2300元,应补张珊300元。

借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报销时: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贷:其他应收款 为了反映和监督其他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其他应收科目进行核算。

采购员出差预支差旅费2000元,以现金支付的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 为了反映和监督其他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其他应收科目进行核算。

职工张华出差借款2000元,以库存现金付讫。借:其他应收款-张华2000 贷:库存现金2000 以转账支票支付所属技工学校经费50000元。

.职工张华出差借款2000元,以现金付讫。借 其它应收款-张华 2000 贷 现金2000 7.以转帐支票支付所属技工学校经费50000元。

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

2、会计分录是会计核算中的基本操作,是指将经济业务的借贷方向、金额和科目等信息记录在会计账簿中的过程。会计分录包括借方分录和贷方分录。

3、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分录,简称分录。

4、把所有的会计科目分成资产类和负债类。凡是资产类的增加,就计在借方,凡是资产类的减少,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增加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减少,就计在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