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向父母借1000 向父母借1000元,花了970元

钟逸 68 0

你借妈妈500元,借爸爸500元。一共1000元,买了一双鞋花了970元,剩30元...

小明跟爸爸借了500块钱,又跟妈妈借了500块钱,一共一千,花了970买了一双鞋子,剩了30块钱?解:如果这个问题反过来做的话,自己就会留下的10元。因为他把10元已经投进去了。

因为根本就不能这么加,如果按照这个思路30元都不还,各欠500元,500+500+自己手上30元成了1030元。

还给妈妈10元钱,还给爸爸10元钱,那么加上自己手里的10元钱,再加上这双鞋970元,正好是1000元。

块钱,包含970的买鞋钱和兜里的10块钱。10块钱本身就包含在980里了,980再加10,本身毫无意义。

这题本身的算法都有问题。小明那的10元仍然是欠爸妈的,也就是说那10元已经在980里面了,再加一次就加重复了……而事实上也不存在还有10元的问题。小明仍然欠爸妈980,已经还了20,刚好1000,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根本什么都不是,490+490的和是我还欠爸妈的钱,而手里的钱根本不是钱爸妈的钱。若要算,应该是490+490再加上已经还上的钱即20元,刚好一千。或者买鞋的970元钱加上还爸妈的30元钱加手里的10元就是1000元。

问爸妈借了1000块钱最后差10元

1、那么鞋子的钱和你手里的钱加一起就是1000.你把剩的30进行分配,还给爸妈每人10的话,就等于你欠爸妈每人490,就是980,这980的总和就是你手里的10元和鞋子的钱。

2、一共借了1000,用去970,剩下30元, 还爸爸10块, 还妈妈10块,也就是970+10+10=990,自己剩下了10块,那么990+10=1000。

3、原本的1000元欠父母各500,各还了10块,就各欠490,如果把买鞋的970元分摊,相当于欠的490里各用掉了485来买鞋。各剩下5元,也就是自己的10元剩余。

4、第一种:小明只借了980元,买鞋花了970+自己身上10=980元。第2种小明借了1000元,买鞋970+还爸妈20+自己10=1000元。你那种算法错误。

5、数学是严谨的。列等式 500+500=1000 1000=970+30 1000-10-10=970+10 490+490=970+10 你看这个等式你就应该明白他把自己的十块钱和欠 父母的钱算在了一起 而不是和已经购买的皮鞋。

小明一共借了1000元,向他妈妈借了500元,向他爸爸借了500元,他买了一双...

实际上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小明等于跟他爸借了490跟他妈借490。490+490等于980-买鞋970所以剩下手里10元,不翼而飞的10元只是错觉,根本不存在。

不应在加小明手上的10块。混淆视听。1000-970=30-20=10。490+490=980。本来就只借980块。小明手上的10块是买鞋剰的。

很简单,撇开其他因素,实际借到980元,支出970元,剩余借款10元。原题中把实际借支科目下内容混淆了,或者还可以换个方式,就是借款1000,支970元,支20元(还款),剩余10元。

这样计算是错误的,如果还给爸爸妈妈每人10元钱,那么相当于借爸爸妈妈每人490元,那么总共依然是1000元。490+490+10+10=1000。等式里加了两次10,是因为分别还给爸爸妈妈10元钱。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小明借了他爸爸500元又跟妈妈借了500元,一共1000,然后自己买了双鞋子...

1、小明跟爸爸借了500块钱,又跟妈妈借了500块钱,一共一千,花了970买了一双鞋子,剩了30块钱?解:如果这个问题反过来做的话,自己就会留下的10元。因为他把10元已经投进去了。

2、因为根本就不能这么加,如果按照这个思路30元都不还,各欠500元,500+500+自己手上30元成了1030元。

3、这样计算是错误的,如果还给爸爸妈妈每人10元钱,那么相当于借爸爸妈妈每人490元,那么总共依然是1000元。490+490+10+10=1000。等式里加了两次10,是因为分别还给爸爸妈妈10元钱。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4、实际上只跟970有关系。父母每人还10元,还欠每人490,总共还欠980元。买鞋花了970,因为自己留了10元,所以正好是980元。这个才是正常的逻辑,与1000元根本没关系,就不该用1000元来做比较,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5、根本不存在“还有十元去哪了”。把鞋子退回去,得到970元,加上小明手里的10元,共有980元,均分两份每份490元,一份还给爸爸,一份还给妈妈。刚刚好。破解这种脑残问题很简单,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剩余多少,平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