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5篇
1、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折出图形,拼出图形。
4、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第二个单位就是角,1角钱=10分钱。人民币最大单位就是元,1元钱=10角钱。有厘和毫的单位,但是我国官方并没有发行此类货币。人民币根据面值大小,进行不同分类。
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设计、印制、发行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符号为,拼音大写字母Y下面加上两横“¥”。用五笔输入法在中文状态是shift+4。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即1元=10角,1角=10分。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人民币 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知识,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每组2袋人民币,一个钱包,一张白纸;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考虑到人民币学具卡表演不清晰,与真币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只有正面,没有反面,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误差。
2、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会1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通过本课的学习,收到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折出图形,拼出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