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风险把控要点**
### **一、贷前调查是关键**
### **1)** **借款人资信调查**
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必须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银行可以根据借款人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银行对账单等资料,以及对借款人及其担保人的实地考察,来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情况。
### **2)** **贷款用途调查**
银行在发放贷款前,还必须对贷款用途进行调查,了解借款人借款的具体用途,以及贷款资金的使用计划。银行可以根据借款人的贷款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评估报告等资料,来判断贷款用途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二、贷款审批是核心**
### **1)** **贷款风险评估**
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必须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确定贷款的风险等级。银行可以根据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贷款用途、贷款担保措施和贷款期限等因素,来评估贷款的风险等级。
### **2)** **贷款条件谈判**
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还必须与借款人进行贷款条件谈判,确定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担保措施和还款方式等贷款条件。银行在贷款条件谈判过程中,必须坚持风险控制原则,确保贷款条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贷款合同签订**
银行在贷款审批通过后,必须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贷款合同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关于贷款的法律凭证,具有法律约束力。银行在贷款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担保措施和还款方式等贷款条件。
###**三、贷款发放是重点**
### **1)** **贷款发放条件**
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借款人的资信情况符合银行的贷款要求。
- 贷款用途合理合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
- 贷款担保措施有效可靠,能够保障贷款的安全。
- 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符合银行的贷款规定。
### **2)** **贷款发放程序**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必须严格按照贷款发放程序操作。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必须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贷款用途和贷款担保措施再次进行核查,以确保贷款发放的安全性。银行在发放贷款后,必须及时将贷款资金划拨到借款人的账户,并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 **四、贷款管理是基础**
### **1)** **贷款贷后管理**
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必须加强贷款贷后管理,确保贷款的安全和及时收回。银行可以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贷款贷后管理措施,包括贷款跟踪检查、贷款风险预警、贷款催收和贷款重组等。
### **2)** **贷款风险预警**
银行必须建立健全贷款风险预警系统,以便及时预警贷款风险。银行可以根据贷款的风险等级、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等因素,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对贷款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
### **3)** **贷款催收**
银行在发现贷款风险后,必须及时采取贷款催收措施,防止贷款损失的扩大。银行可以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催收措施,包括电话催收、上门催收、诉讼催收等。
### **4)** **贷款重组**
银行在发现贷款风险较大,但借款人仍有还款能力的情况下,可以与借款人协商贷款重组,以减少贷款损失。贷款重组包括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调整还款方式和增加贷款担保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