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扣了一万多元,说是给银行信贷员的好处费!
你可以拔打95580电话进行人工投诉,接线员会把你所反应的问题记录下来,正常情况下会在两个工作日之内回复你结果。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得有证据证明你所说的事情是真实的不能够随便凭口一说。因为这是关系到法律层面就必须讲事实重证据。
银行监督电话、总行投诉电话、银监会(数额过大),话说回来,您有证据证明您被索要好处了么。
您好,现在能够提供借贷业务的平台那么多,您可以通过抵押申请银行贷款,更方便的方式是申请个人信用贷款,建议您申请贷款时选择正规平台,更好地保障您的个人利益及信息安全。
估计是信贷员中饱私囊的,行长还能看重这200元?就算你们有100人贷款,2w块钱估计没看到行长眼里,为了几万块钱,丢了年收入几十万的位子,不能那么傻吧。
现在农村信用社对农民贷款最高限额为2万元,这属于信用贷款,不需任何抵押,但前提是此贷户有良好的信誉,如果你信誉好,而且没有不良记录,就可以贷款,至于你说的要200元好处费这肯定是不合法的,可以到总社信贷科投诉的。
差不多是这样吧,虽然说他们也只是下层的,真正的审批权在上面,但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不过他们也就是欺负一下小贷款户。大户伦不到他们接待。
信贷员帮忙贷21万收4万好处费,违法吗?
信贷员收取贷款好处费属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索贿受贿。这种行为败坏了行风,助长了个别人的私欲与贪念,也给企业增加了额外负担。但是,在当前潜规则泛滥、公器私用歪风盛行之时,一些企业往往不得已而为之也更加助长了个别从业人员的寻租欲望。
信贷员收客户好处费,然后对客户说钱不用还了,信贷员属于犯罪。(本身利息偏高,上征信)而且钱还是要还的。
你可以拔打95580电话进行人工投诉,接线员会把你所反应的问题记录下来,正常情况下会在两个工作日之内回复你结果。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得有证据证明你所说的事情是真实的不能够随便凭口一说。因为这是关系到法律层面就必须讲事实重证据。
现在农村信用社对农民贷款最高限额为2万元,这属于信用贷款,不需任何抵押,但前提是此贷户有良好的信誉,如果你信誉好,而且没有不良记录,就可以贷款,至于你说的要200元好处费这肯定是不合法的,可以到总社信贷科投诉的。
信贷员,收客户好处费,导致贷款还不了了,会被判刑吗?
1、不会吧,只不过受点银行考核你罢了。谁不犯点错误,改了就行。银行信贷员,收客户回扣,导致贷款还不了了,会被判刑吗?银行工作人员把贷款客户介绍给贷款拿回扣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2、信贷员收客户好处费,然后对客户说钱不用还了,信贷员属于犯罪。(本身利息偏高,上征信)而且钱还是要还的。
3、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好处费还构不成犯法,关键是看你在收受好处费之后提供了什么服务,假如你收了好处费后,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有明显的违规操作,那就是犯法;如果你一切按章办事,仅仅提供加速、简化程序等服务,那就不算事违法。
给人家办理贷款收取好处费现在银行办事人员出事了经侦介入犯法吗...
1、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好处费还构不成犯法,关键是看你在收受好处费之后提供了什么服务,假如你收了好处费后,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有明显的违规操作,那就是犯法;如果你一切按章办事,仅仅提供加速、简化程序等服务,那就不算事违法。
中介和信贷员出现好处费的问题,银行不给放贷怎么办?
1、差不多是这样吧,虽然说他们也只是下层的,真正的审批权在上面,但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不过他们也就是欺负一下小贷款户。大户伦不到他们接待。
2、你可以拔打95580电话进行人工投诉,接线员会把你所反应的问题记录下来,正常情况下会在两个工作日之内回复你结果。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得有证据证明你所说的事情是真实的不能够随便凭口一说。因为这是关系到法律层面就必须讲事实重证据。
3、银行监督电话、总行投诉电话、银监会(数额过大),话说回来,您有证据证明您被索要好处了么。
中合农信小额贷款信贷员收好处费,领导有责任吗?
中和农信小额信用贷款不还会被各个银行纳入黑名单,以后去其他银行申请贷款(如房贷,公积金贷款等)或者申请信用卡可能会被拒绝。2:面临高额的罚息和违约金,还会被银行催收欠款。3:欠款不还银行会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宣判“还款裁决”,法院的宣判告知书会直接发放到欠款人的家里。
农信小额信贷的信贷员他们的待遇是不错的,但是工资的话是要根据他们的提成来计算的,他们的底薪并不是很高,但是如果他们办成了这个贷款的话,提成是很高的。
刘这样定义中和农信的目标客户:“最好的20%已经被银行等机构覆盖。或低保户中的老年人,是社会保障的对象。我们的目标是中低收入的农民。他们想做点什么。他们缺钱,不能从银行贷款。他们可以向我们借钱,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有能力做一些事情的。
中和农信的小额贷款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升他们的挣钱能力,让负债和收入进入良性循环,帮助广泛中低收入群体过上更好的生活。2018年3月17日,中和农信因为解决了农户致富路上借钱难、贷款难再次登录央视《新闻周刊》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