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贷款发放风险
贷款发放风险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贷款过程中,因借款人不能或不愿偿还贷款本息而遭受的损失。贷款发放风险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因素。
贷款发放风险的类型
贷款发放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借款人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自身经营状况恶化、财务状况恶化等原因不能或不愿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 **抵押物风险**:是指抵押物价值低于贷款金额或抵押物不具有变现能力的风险。
* **担保人风险**:是指担保人不能或不愿履行担保责任的风险。
* **贷款操作风险**: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贷款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损失。
贷款发放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识别和防范贷款发放风险。主要措施包括:
* **严格审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包括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等。
* **评估抵押物的价值及变现能力**:包括抵押物的类型、价值、变现方式等。
* **审查担保人的信用状况**:包括担保人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履约能力等。
* **建立健全贷款发放制度和程序**:包括贷款发放的审批程序、贷款发放的风险控制措施等。
* **加强贷款发放后的监督管理**:包括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贷款偿还情况等进行跟踪监控。
### 贷款发放风险的处置
当贷款发放风险发生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置,以减少损失。主要措施包括:
* **催收贷款**:对逾期贷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及时采取催收措施,包括发送催收函件、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等。
* **重组贷款**:对无法偿还贷款本息的借款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以与借款人协商,对贷款进行重组,包括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调整还款计划等。
* **清收抵押物**:对抵押贷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以依法处置抵押物,以收回贷款本息。
* **诉讼**:对拒不偿还贷款本息的借款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